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過程。每天睜開眼睛,就有一堆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家庭問題,工作問題,教育問題,健康問題,天災人禍問題,……難怪有人會覺得做人真累!
但是問題來了,不解決行嗎?當然不行,因為問題不會自動消失,小時候,我母親常常跟我們開玩笑,廚房裡的碗,我不洗,都不會有人偷洗。而且問題不解決,它會連本帶利還給你,問題是會長大的,譬如你不好好刷牙,就會蛀牙,就會得牙周病,就會影響咀嚼,就會影響腸胃消化,……會把你搞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所以我們碰到問題,沒有選擇逃避的權利,還是趕快學習怎麼面對它,處理它,才是正途。
《孫子兵法》十三篇第一篇的第一句話,談的就是如何面對問題。他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國家百姓的生死存亡,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解決,不能掉以輕心。
這段話雖然短短四句,卻提出了面對問題的三個步驟和一種態度。首先,要確認問題的大小,也就是問題的重要性。接著,研究這個問題的本質,深入問題的源頭和屬性,以便對症下藥。最後就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徹底解決問題。這三個步驟都要用謹慎的態度去處理,才能確保問題不再干擾我。孫子面對問題的三個步驟和一種態度,可以作為我們面對問題的參考。
今天先跟大家談第一項:問題的大小。
問題為什麼要分大小?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資源有限,時間有限,如果不分出個大小,理出個本末先後,輕重緩急,恐怕會造成急事緩辦,大事小辦,小事重辦,亂辦一通,最後,沒有辦法做出妥善的規劃安排,造成資源浪費,時間浪費,更糟糕的是問題還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怎麼判斷問題的大小呢?這是大哉問,問題大小不是那麼容易看出來的,因為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冰山一角,只是表象。為了要完整的看出真相,我認為要從四個角度切入,就是價值觀、影響面、未來性和關聯性。價值觀,是你堅持不可逾越的底線,是你立身處世的依據。影響面,是從影響層面的大小來看問題,著重在群體的福祉。未來性,是把時間拉長來看問題,著眼問題的發展性。關聯性,是從萬物一體的角度看,人無法脫離社會環境存在,所以每一個問題的大小,必須考慮到整個關係網,不能單獨看。
一、價值觀:
你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每個人都不同,這會是影響你問題判斷的第一關。有人重視心靈的自由,甚於財富,像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當機立斷,歸回田園。有些人剛好相反,以「出將入相」為終生職志,李斯就是這種人,所以一路狂奔,不顧一切,直奔相位,但他犧牲了親情,違背了官箴,最後連跟兒子帶著狗去追逐兔子的這點樂趣都不可得了。有些人很在意生死,但是孟子卻認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有些人受不了一點委屈,睚眥必報,但韓信卻可以為了追求更大的願景,而忍受「胯下之辱」。
你的每一個選擇,只要你想清楚了,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就沒有對錯的問題,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所以關鍵在你有沒有想清楚,譬如現在大家都談賺錢,書店的書賣得最好的就是投資理財類,但是追求金錢是否就是你不可撼動的價值觀?當金錢跟你的健康、親情牴觸時,你還會選擇金錢嗎?還有很多年輕人,躊躇滿志,事業心強,寧可犧牲其他的東西,就是要能出人頭地,但是你知道賈伯斯晚年說出什麼話嗎?他說:「我在商業世界中,達到了成功的巔峰!在別人的眼裡,我的生命是成功的縮影。但是,除了工作我很少有快樂。」所以對自己的價值觀一定要再三確定,否則等到生命的後半段才後悔,那就來不及了。
二、影響面:
人性會有保護自己的本能,所以判斷問題的大小,很多人會從個人利益思考。像東京奧運要來了,很多NBA的大咖球員,為了個人的職業生涯著想,而放棄參加奧運為國爭光的機會。但不是每個人都做這樣的選擇,前幾年羽球選手戴資穎選擇留在國內打世大運,而放棄國際大賽,累積積分,捍衛自己球后的位置,這個選擇,獲得台灣球迷高度的評價。
這種選擇,孰是孰非,見仁見智,我覺得應該尊重個人選擇。除非你的選擇影響到他人的安危、福祉,這時候就不可以任性的說,我只顧自己。就像疫情來了,主責官員就必須拋開個人的政治利益,以蒼生為念,而升斗小民,雖然沒有公職在身,此時,也必須犧牲個人短暫自由,配合防疫。孫子說:「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他認為,我接受了將軍這個職務,就要拋開個人的利益,甚至生死,才對得起國家百姓。
三、未來性:
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現在看是小問題,但時間久了就變成大問題,像大家熟悉的「曲突徙薪」的故事,就是描寫一位有先見之明的人看到一戶人家的煙囪冒火星,建議屋主要把煙囪改成彎曲的,而且要趕快把木材移走,才能避免火災發生,但屋主認為這是小事,不以為意,最後火星掉到柴堆裡,真的發生了火災,小事變成了大事。
很多大問題,大家會比較謹慎處理,反而沒事,我每次帶我九十歲的母親出遊,都會叮嚀他要注意不平的地方,他每次都回我這句話:「有注意,就沒問題。」我覺得很有哲理。而且從物極必反的原理來看,很多大事發生了,表示已經壞到極點了,「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反而問題不大。而那些大家忽略的小事,你不在意,卻可能準備要醞釀成一個大風暴。譬如,當有人在一個沒有垃圾桶的地方倒垃圾,沒人去約束的話,很快的這裡就會成為垃圾山,這叫「破窗效應」。個人的形象也是如此,如果一開始別人對你不恰當的行為你不處理的話,大家就會以為你接受這樣的方式,久而久之,你的形象就定型了,想回頭都很難。
四、關聯性:
有些事雖小,但牽一髮動全身,常常會影響整個關係網。有一次,我跟同事到一家五星級的飯店用餐,同事在沙拉上吃到一個小玻璃碎片,公司經理馬上出來致歉安撫,除了送蛋糕、鮮花之外,也不斷的跟我們致歉。我相信經理一定很緊張,因為這關係到這家餐廳的聲譽,消息傳出去,可能會讓餐廳生意一落千丈,甚至關門。更嚴重的是,廚房裡不會只有一隻蟑螂,雖然菜出問題是廚房人員的疏忽,但實際上是這家餐廳的品管已經出了問題,再不處理,可能公司的管理體系就會瓦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你認為的小事,很有可能會成為公司的大事。
價值觀是智慧,需要不斷反省精進。影響面是格局,要有替別人著想的胸襟。未來性是遠見,謀一時也要能謀千秋。關聯性是一體,不要忘記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這四個觀念讓我們看清楚問題的大小,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