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Today’s The Art of War Express

你為什麼找不到目標?原因只有一個

by | 2021-07-23 | 人生無極限

當泉水湧出時,我們知道它將會流成一條河,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本性之後,我們也會清楚的知道自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那個未來的圖像就是我們人生的目標。

六祖慧能未出家前,聽到有人念《金剛經》,觸動了他的心靈,於是決定出家拜五祖弘忍為師,初見面,五祖劈頭問他兩個問題:「從哪裡來?來做什麼?」慧能回答:「我從嶺南來,來求佛。」五祖要測試他,所以問得很尖銳:「嶺南人,又是蠻夷,怎麼可以成佛?」慧能回答得也很肯定:「地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身分有不同,但佛性卻都一樣。」這個回答,五祖很滿意,知道此人「根性大利」,已識本性。但他沒有說出來,因為怕他受到忌妒加害,所以叫他先到柴房劈柴舂米。這種日子過了八個月,慧能交出這首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道時機已成熟,該把衣缽傳給他了,於是到柴房來,問他:「米熟了嗎?」慧能回答說:「米熟久矣,猶欠篩在。」五祖意思是你悟道了嗎?慧能回答說早就悟道了,其實,慧能來見五祖之前,他就悟道了,只等待五祖弘忍的印證而已。

反觀神秀,弘忍座下大弟子,這是大家認為會接衣缽的人,但是他卻在五祖要大家作偈,要傳衣缽的當口,暴露出他不見本性的問題。五祖要大家作偈之前,還特別提醒:「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不要想,有什麼就說什麼。但是神秀一聽到五祖交代的功課,開始胡思亂想,患得患失,猶豫不決,作偈也不是,不作偈也不是,作偈怕被誤會要搶衣缽,不做偈又無法證明自己是否見道,思考再三,最後才以不具名的方式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寫完後,心想師父五祖不知如何看待此偈,整晚坐臥不安。隔日,五祖一看,馬上召來神秀,告訴他說:「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五祖說你的問題在不見本性,所以只是一個門外漢,未能登堂入室。不見本性,那求佛就失去了依據,用這種方式求佛,是成不了佛的。

目標,從本性而來,慧能識本性,當下成佛,神秀不識本性,再怎麼用功,「時時勤拂拭」,也達不到目標。這是很多人共同的盲點,雖然也很努力,就是一直找不到目標,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不認識自己本性。不知道我是誰,怎麼會知道自己要什麼?要往哪裡去呢?目標絕對不是從外面找回來的,往外找,肯定找不到,無盡藏比丘尼說:「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只有回到自己的身上來,目標才會出現。

本性就是你內在的驅動力,會指示你一個方向,目標就會出現。因為那是你打從心裡渴望想要的,不讓你做你都會想辦法做的,就像愛情來了,平常膽小如鼠的人,「墓仔埔都敢去」,所以談起你的目標是會讓你的眼睛發亮的。如賈伯斯說的:「我們生下來就隨身帶著一件東西,這件東西指示著我們的渴望、興趣、好奇心,這就是使命。你不需要任何權威來評斷你的使命,沒有任何老闆、老師、父母、牧師以及任何權威可以幫你來決定。你需要靠你自己來尋找這個獨特的使命。」

賈伯斯說的與生俱來的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它會帶來渴望、興趣與好奇心,推動我們去完成一個使命,也就是去完成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標。但可惜的是,我們常常不是這樣做,儘管我們內心有再大的渴望、興趣、好奇心,我們最後也常會在老師、父母和權威影響之下放棄,然後接受他們為我們提供的目標,但是,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不是發自內心渴望的目標,激發不出我們工作的熱情,很容易就會失去鬥志。期待下班,期待假日,期待工作輕鬆,期待早一點退休。日子過得很虛無,很不踏實。每天硬著頭皮上班,去完成被交代的工作,所以只能不斷的激勵自己,為自己喊加油,頭上要綁必勝、要心戰喊話,強化自己的意志力。但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效果是有限的,就像沒有源頭的河流,突然來一陣大雨,只能救急不能救窮。

只要是發自內心渴望的目標,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力量,推動你前進,你就不會失去鬥志,不會害怕任何困難。有一個日本年輕人,才二十出頭,就跑到東帝汶的偏遠鄉村,教當地人種咖啡,當地的咖啡品種很好,但是村民沒有品質的觀念,喜歡偷工減料,有惰性,做事馬虎,他為了做出好咖啡,改善大家的生活,每天不怕辛苦,挨家挨戶的跟他們溝通,最後得到認同,種出行銷全世界的好咖啡。記者問他,現在這個國家正在內亂,你不擔心嗎?他說:不能實現我的夢想,比內亂更讓我擔心。

小澤征爾,一位以身體的躍動感征服聽眾的指揮家,他在七十五歲的時候得了食道癌,手術後身體虛弱,指揮家的雙手抬不起來,身體不聽使喚,但休息一陣子後,他又重新站在指揮台上,忍著病痛,把自己逼向極限,他創造出更震撼人心的音樂,他說:「重新站在舞台是幸福的。」當音樂和生命連結的時候,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候。而且我奮力指揮時,我的力量比身體好的時候更強大。一個享譽國際的指揮家,只要生命還有一點力氣,也要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我想這就是目標對人生的意義。

留下一本曠世巨著《孫子兵法》的孫武,三十歲離開家鄉,他拒絕在當時的世界中心齊國討生活,他擺脫齊國四大家族中勢力最大的家族的餘蔭,不遠千里,從齊國來到吳國,因為他心裡的聲音告訴他,吳國是他實現目標的地方。拿著寫好的十三篇兵法,透過伍子胥的推薦,來到吳宮接受吳王的面試,吳王為了測試他的能耐,要他訓練宮女。孫武也反測試吳王,能不能接受「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的主張,所以他要殺兩個違反軍紀的吳王愛妃,雖然吳王再三求情,孫武不為所動。這一幕,千載之後,我們都還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一個初來乍到的受試者,竟然敢不顧主考官的求情,不擔心自己生命的安危,孫武哪來的底氣?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知道自己要什麼。當你目標明確,你眼中只會有目標,其他的都不是你要考慮的。如果目標可以打折,那肯定這個目標在你生命的外面,不在裡面。那就不叫目標,頂多只是你可有可無的一項工作而已。

分享至: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吳順令

臺北大學名譽教授,兵法快遞創辦人,以兵法打開人生視野,淬鍊生命體質,開展自主人生。

免費訂閱電子報,收到每週新文章,並立即領取免費課程「孫子兵法先修課」




文章主題

精選文章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孫子兵法》教你競爭的三層次思考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孫子兵法》教你競爭的三層次思考

面對競爭,《孫子兵法》開口閉口就是「必勝」、「全勝」、「易勝」、「百戰百勝」,在孫子的眼裡,沒有打不贏的戰爭,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我為什麼研究孫子兵法、我對如何學習兵法的建議,以及孫子兵法「競爭三問」的概述,希望有……

牽手

牽手

大年初五,天氣晴朗,我帶母親去北投三層崎公園賞花。公園有點坡度,母親走起來有些吃力,以前陪著她走,我都會隨時注意地形的高低起伏,並提醒她注意,她總是說,只要小心就沒有問題。但這一次的坡度不同,我很自然地挽著她的手臂,要攙扶她走。以前她都會說,不用,她自己可以走。但這一次,母親沒有拒絕,只是對我說……

2024「兒童兵法冬令營」,建立孩子自主性和思考力!

2024「兒童兵法冬令營」,建立孩子自主性和思考力!

那個老是圍著你團團轉的孩子,慢慢長大了,開始有了許多的煩惱,自我認同、同儕關係、課業壓力、考試競爭等問題,他能挺身前進,順利地度過這些成長必經的挑戰嗎?這時候不只需要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自己穩定心情,適應變化,累積能量,獨立向前……

最新動態

2024「兒童兵法冬令營」,建立孩子自主性和思考力!

2024「兒童兵法冬令營」,建立孩子自主性和思考力!

那個老是圍著你團團轉的孩子,慢慢長大了,開始有了許多的煩惱,自我認同、同儕關係、課業壓力、考試競爭等問題,他能挺身前進,順利地度過這些成長必經的挑戰嗎?這時候不只需要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自己穩定心情,適應變化,累積能量,獨立向前……

《人生無極限,孫子兵法打造你的全勝思維》有聲書上市!

《人生無極限,孫子兵法打造你的全勝思維》有聲書上市!

吳老師《人生無極限,孫子兵法打造你的全勝思維》有聲書,榮登博客來有聲書暢銷榜第一名!金鐘配音大師袁光麟老師的聲音演繹,感染力十足,讓人沉浸其中。一個人聽是一種享受,也適合全家人一起聽,書中的許多故事情境會讓家人更了解彼此,心靈更靠近。

「孫子兵法的贏家思維」線上音頻課程介紹

「孫子兵法的贏家思維」線上音頻課程介紹

競爭是一門重要的功課,在人生旅程上,用對方法就能事半功倍,有正確的競爭觀才能幫助你獲得成功樂趣!吳順令老師於此音頻當中,用中外知名人物故事、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孫子兵法》奧妙之處,讓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與所面臨的層層關卡,都能夠運用自如,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