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早上醒來,我一定先喝一杯溫開水,聽說這可以把沉睡的細胞喚醒,就可以開始一天的工作。醫生說:水就像在河道中流動的河水,可以排毒,水太少,毒物就會淤積,會破壞代謝能力,會血液濃稠,會結石。聽起來水真的太重要了,所以只要我們感冒或身體不舒服,醫生開完藥後,一定要加一句,多喝水。
我不是醫生,所以以上所言都是聽來的,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不知道。但是我研究文學、哲學,底下有關水的論述,我就比較有把握了。
老子是水的崇拜者,一句「上善若水」,從水的特性中體會柔弱的人生哲學,告訴我們人生不是一定都要強出頭,柔弱反而可以勝剛強。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一生當中不能伸入同一條河流兩次。」生動地闡述宇宙變化無常的特質。孔子也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來說明宇宙生生不息的特質,告訴我們每個人也應該要自強不息,不可懈怠。孟子看到水「盈科而後進」,體會到一步一腳印,不可以揠苗助長的人生道理。蘇東坡說:「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強調宇宙間質量不滅,表象變,本質不變的道理,提醒我們對得失、生死要能豁達以對。
孫子,一個兵法家,在砲聲隆隆的戰場上,竟也如這些思想家、文學家一樣,能靜觀萬物,體察水的變化,而得到戰爭藝術的靈感,可見其直覺的生命涵養,也能感通萬物,達到莊子所說的「以天合天」的境界。
孫子從水悟出的戰爭思想,集中在〈形〉、〈勢〉、〈虛實〉三個重要篇章,這三篇是孫子戰場佈局、造勢、調動敵人最重要的三個部分,如果把孫子十三篇當成一條魚,前三篇就是魚頭,是屬於戰前的計畫、戰爭的分析與指導。而〈形〉、〈勢〉、〈虛實〉這三篇則是魚肚子,是一條魚最肥最好吃的部分,也是孫子戰爭藝術的大放送,是戰場上百戰百勝的祕笈,最讓人擊節稱讚、目不暇給的三個部分。孫子主要的戰術思想都從水得到啟發,足以媲美老子從水悟到的柔弱哲學,老子、孫子還真一脈相傳。
首先談水對「形」的啟發,形是佈局,佈局是考驗一個將軍如何安排資源的能力,就像一支籃球隊,五個人如何站位;就像一幅畫,色彩與空間的關係,如何產生最和諧的搭配;就像一家公司,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放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孫子說:「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戰場佈局,著重在能有效地發揮戰力,孫子從水的高位所產生的衝擊力,悟出高位佈局的價值。從孫子以後,「高位制低位」這樣的佈局觀念,就是主流,有人測試直升機與坦克對決,結果損耗率是1:16,直升機幾乎完勝。上世紀以來,從杜黑的「空中制勝論」到太空制霸,都是這個觀念的發揮。不論是在品行、職位、財富、知識方面能居高位,而有意見領袖高度的人,其影響力也就會更大。你站在高處大喊,聲音可以傳到好幾公里遠,如果站在平地,恐怕過不了一條街。 孫子從高山之水悟出戰場佈局的祕訣,為他贏得戰場的勝利,也啟發了我們制高點的價值。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