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時參加過中醫社,第一次聽指導老師談中醫的望聞問切,臉上泛黃,肝的問題;泛黑,跟腎有關;泛紅,那就可能是血壓的毛病。一堂課聽下來,心想,那西施捧心,是不是心臟有問題?黛玉葬花,會不會是憂鬱症?突然之間,整個浪漫的情懷消失殆盡,我的中醫夢就此打住,因為我不想以後都要看人「臉色」。
大學的分科教育,很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陷入專業的框框,商科的學生習慣看投資報酬率,學法的學生動不動依法行政,學文學的人沒有浪漫的情懷不夠瀟灑,學藝術的沒有一顆流浪的心不算數。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跳出自己的專業看世界,這也造成了我們的社會雖然到處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但卻都無法溝通。
兵法是一門應用的學問,強調要能善於運用各領域的知識,孫子談戰爭的準備,必須跳開戰爭的熱點,從五件事來思考,就是道、天、地、將、法。這五件事幾乎涵蓋了現在大學的所有類組,如果一個將軍沒有這種涵養,恐怕沒辦法打贏一場勝仗。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以精準的操作哲學,創造驚奇,他採取的工具就是「多元思維模型」,也就是他看一家公司不會只對財務做分析,他會對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和他所處的整個「生態系統」做全面的分析,他善於借用融合各個領域的學問,包括歷史、心理、生理、數學、工程、生物、物理、化學、統計、經濟等等,因為他認為每一個系統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個觀念跟孫子的「五事」思維如出一轍。
我們不可能專精各種學問,但我們可以運用各門學問的成果,這就是通識的精神,也是通才跟專才不同的地方。時光倒流,讓我再重回大學,或許我會好好學中醫,好好學看人「臉色」,因為這也是一門人生的功課。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