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孟子的自信,尤其這兩句話:「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這兩句話也是我這幾年思考人生問題一個很重要的體悟。
「有諸己」就是擁有自己,也就是從自己的天賦去發展,而且有了心得,有了心得就會產生自信。能發揮自己的天賦,生命就充實了,充實的生命就像飽滿的稻穗,盛開的花朵,就是美。
我對這兩句話有感,是因為自己成長的過程中,雖然每天都戰戰兢兢,盡心盡力的工作,不敢懈怠,也自認為是一個踩著內心鼓聲前進的人,但心靈深處卻還是常常有空虛感,好像有一個深不見底的洞,永遠填不滿,錢也賺了,職位也升了,很多的榮耀也得了,但這些滿足感都很短暫,很快的空虛感又出現了。我常常受這種無底洞的空虛感所苦,常常會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但還是會覺得空虛呢?人生真的是來受苦的嗎?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常有曹操〈短歌行〉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感覺,但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直到這幾年卸下了行政職務,開始有時間可以好好想一些自己的問題,身體健康的問題,生死的問題,待人處世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桌球打不好的問題,圍棋下不好的問題,生命空虛的問題,……反正跟自己有關的問題都拿出來重新思考,想要更徹底的了解自己。沒想到,這樣的做法產生了一些化學變化,我對自己越來越清楚了,一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卻一直都在做的,或者一些習慣造成的錯誤,都很確實的自我反省改進。但對自己擅長的部份,也一直在做的,就更有信心的繼續做。不知不覺地,我心理產生了變化,發現困擾我的空虛感慢慢不見了。
我終於懂了,原來我會覺得空虛,是我活得不夠純粹,花太多時間做跟自己生命不相干的事,沒有把全副精力放在自己的天賦上。我像一個貪玩的小孩,有時候還是會迷失在外,不知道回家。想起唐代無盡藏比丘尼的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沒想到我的生命也經歷了跟他一樣的過程。現在貪玩的小孩知道回家了,開始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生命安定自信。每天做,每天滿足,心裡滿滿的十分,再無缺憾。
當我再次看到孟子「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這兩句話時,有一種千古知己的喜悅,只是不知道孟子是否也跟我一樣,曾經貪玩,但我想這已不重要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