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聽到達摩從天竺來到中國,馬上請他到皇宮來,初見面,就迫不及待的問達摩:「自從我登基以來,興建佛寺,供養僧侶,佈施不斷,請問這是何種功德?」沒想到達摩卻當頭給梁武帝澆了一盆冷水。淡淡的說:「了無功德!」本來充滿期待,想要獲得達摩肯定的興致,一下子煙消雲散,很不開心。話不投機,因緣不具足,達摩只得起身告別,到少林寺面壁去了。
梁武帝心裡一定百思不解,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沒有一點功德?那我要怎麼做?做多少才有功德呢?這個問題,跟我們在職場上所碰到的問題,有幾分類似,我們拼命的求表現,也常常會覺得自己立下很多汗馬功勞,應該可以獲得上司的肯定,但常常事與願違,落得跟梁武帝一樣,得到「了無功德」的評價。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你是不是也跟梁武帝一樣,百思不得其解,心裡不開心呢?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燈光互照,人人有功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燈光相互涵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對你有功勞,你對我也有功勞。我們常說「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所以嚴格來說,要論功勞,我們得之於人者更多,我們的功勞再大,放在別人對我的功勞天平上秤一秤,其實都微不足道。更何況,我們對人有功,說穿了只是本分,有什麼好說嘴。老闆要努力維持一家公司的運作,員工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都是本分,就像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對他來說,這就是他的生活,至於對人類產生好處,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我們盡本分做事,卻要討功,就很奇怪了。
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完璧歸趙,獲得趙王賞賜,位極人臣。廉頗深不以為然,認為他在戰場上奔馳,出生入死,竟然不如靠兩張嘴皮子的藺相如,不服,於是放話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盡量躲著他,不跟他起衝突,屬下看在眼裡,覺得這樣做太委屈了。藺相如說:「秦國會怕趙國,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頗兩人,如果我們鬧翻,那國家恐怕就危險了。」廉頗一聽,自慚形穢,趕緊負荊請罪。沒有藺相如,廉頗恐怕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沒有廉頗,恐怕藺相如也沒有足夠的底氣去頂撞秦王,兩盞大燈泡,照亮彼此,也照亮整個趙國。
拿了十一座冠軍的前NBA公牛隊、湖人隊總教練菲爾.傑克森,他認為要能拿總冠軍,必須重視團隊合作,而團隊要強,一定要每個人都能被重視,所以他發明了一套三角戰術,就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碰到球,都有表現的機會。但這套戰術,就會降低明星球員喬丹的持球時間,還有可能會犧牲其競爭得分王的榮譽,但好處是避免在緊要關頭其他球員過度依賴喬丹。喬丹很認同這個觀念,全力配合,終於創造了讓人刮目相看的公牛王朝。所有公牛隊的球員一起把燈泡點亮,表面上喬丹的燈泡淹沒在燈海中,但是卻照亮了整個球隊,一起獲得總冠軍,更凸顯喬丹的無私與偉大。
天道循環,功成身退
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天道循環,「日中則昃,月滿則虧」,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何嘗不也是如此。
明朝,劉伯溫幫朱元璋打下天下,朱元璋說:「沒有劉伯溫就沒有朱元璋。」聽到這句話,劉伯溫沒有昏頭,馬上回應說:「這是皇上順天應人,領導有方的結果。」然後收拾細軟,告老返鄉,安享晚年。一樣的場景,發生在漢朝,劉邦打敗項羽之後,建立大漢帝國,也大讚張良、蕭何、韓信三人,號稱三傑。他說:「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張良一聽,跑得比誰都快,他自己說:「以三寸不爛之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階段性任務完成,功成身退,得以善終。韓信就沒有這等智慧,流連不去,最後死於宮中。
這種智慧表現最為傑出的,莫如說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范蠡了,他幫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完成復國大計,凱旋歸來時,他連國境之門都不願意踏入,就揚長而去了,開始展開他另一段的經商人生,做得有聲有色,一生三聚三散,留下陶朱公的美名,成功轉換跑道,開闢人生精彩的第二春。
姑不論帝王是否有「一山不容二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或害怕功高震主,這些人性無法克服的心理障礙,身為幫忙打天下的人,本就應該體認,每個人都在扮演一種角色,當我的角色已經完成,必須馬上考量新局面的形成,人事必須重組,我們也要跟著轉換跑道,不要流連忘返,這就是天道循環的哲學。就像我們雖然有過美麗的青春,但終究會人老珠黃,不該眷戀過往,懂得華麗轉身,這樣就能持盈保泰,而不會前功盡棄了。而身為帶領大家完成任務的領導人,除了協助功臣轉換跑道之外,自己也要記得在「飛龍在天」之餘,要開始培養接班人,薪火相傳,不要戀棧權位,否則就會掉入「亢龍有悔」了。
勝於易勝,無功之功
翻開史頁,多少偉大人物出現在我們眼前,這些我們拿來效法的人物就是最偉大的嗎?我覺得不是,他們頂多是第二等人,第一等人是我們根本不認識的無名英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人能見人所未見,能超前佈署,讓問題沒有爆發出來,替人類免除了數以萬計的災難。
墨子,聽說楚國公輸盤發明雲梯,要攻打宋國,他走了十天十夜,來到楚國,說服了公輸盤和楚王,他的超前佈署阻止了一場腥風血雨。但當他回國時,碰巧遇上大雨,請求守城的人讓他避雨,守城的人因為不認識他而拒絕了。後人感嘆的說:「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墨子.公輸》意思是有先見之明的人,把事情先處理掉了,大家不知道他有功勞;而那些在事情發生後才挺身而出的人,大家反而為他喝采。這是我們對「功勞」這個詞的涵義最大的迷思,殊不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事後處理所得到的功勞,代價太大了。
孫子說:「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一個善於作戰的將軍,會在最容易獲勝的地方下手,也就是能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超前佈署。就如老子說的:「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事情在脆弱、微小的時候是最容易處理的,而不是等事情鬧大之後再來收拾,再標榜自己功勞很大。雖然這種人沒有聰明的美名,沒有勇敢的功勞,但這種無名、無功的人卻成就了大功,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善加體會的,尤其是手握權力的人。
「燈光互照,人人有功」,想到自己也能想到別人,就不會再爭功了。「天道循環,功成身退」,完成就是另一個開始,就不會再眷戀功勞了。「勝於易勝,無功之功」,心中無功,才能見人所未見,成就大功。不爭功、不戀功、不貪功,就能處處建功,也就不會如達摩所說的「了無功德」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