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一次跟告子辯論性善不善的問題,告子說性沒有善惡之分,就像水一樣,你要他往東流,他就往東流,要他往西流,他就往西流。孟子說,水會東西流,但也會上下流啊,正常的水一定往下流,就像人性本善一樣,而水會往上流,那是人為激出來的,那是違反了水的本性,就像人為惡一樣,也不是人的本性啊!
他們兩個人的立場不同,誰對誰錯,見仁見智。倒是孟子「水可以激」的觀點,孫子早就講過了,只是孫子不是跟別人辯論性善不善,而是悟出力量的使用方法。孫子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孫子說快速地衝激河水,可以把石頭飄浮起來,這種力量的使用就叫做勢。孫子從水的快速流動產生的力量,體會到軍隊也必須講究速度,才有戰鬥力,他說:「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準備階段要隱密安靜地像未出嫁的女子,等到敵人出現漏洞,就要像兔子一樣地迅速攻擊,讓敵人來不及抵抗。
速度,是很多偉大發明所依據的原理,原子彈、微波爐,洗衣機……等等。有人就說過,一公斤的原子彈可以炸毀一座城,但一公斤的木材卻只能燒開一壺水,就是速度快慢所造成的差異。
速度除了會產生力量外,更在節省時間,創造競爭力。一家好的公司,一定是節奏明快,一個案子結束之後,馬上轉換人力接下個案子,如流水般地往前推進,也不會對一個新的點子拖拖拉拉,而錯失了開發新產品的良機。速度比對手快,競爭力就強,個人也是一樣,必須不斷嘗試,錯了就要快速修正前進,沒有時間感傷,沒有時間猶豫,跟你競爭的人不會因為你的感傷、猶豫而停下腳步,就是成功了,也要很快地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努力,不可以沉溺在掌聲中。很多政治人物在勝選之後,最習慣講一句話,高興一天就好了,就是這個觀念的實踐。
快速可以造成衝擊力,可以發揮效率,但只求快是不夠的,製造敵人可以攻擊的弱點,也很重要。有了弱點,再以快速的戰力攻擊,勝算就高了。所以戰場上,常常會出現讓敵人做出錯誤判斷的戰術,以製造敵人弱點,創造「避實擊虛」的機會,這種做法叫出奇制勝。怎麼做呢?孫子說把正兵和奇兵交替運用,讓對手分不出來,就可以創造出敵人的弱點。「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表面是正規軍出戰,但卻是以奇兵制勝。孫子說會出奇的人點子多,就像天地萬物一樣的無窮無盡,就像長江黃河一樣的永不枯竭。孫臏鬥龐涓,是很多人愛看的戲碼,孫臏就是一個點子王,總是能在龐涓想不到的地方運用戰術,像「圍魏救趙」、「減竈之計」,把一個魏國大將軍龐涓耍得團團轉,這就是出奇制勝的最好範例。 孫子從水得到速度和出奇兩點啟示,幫助他在戰場上獲得了更強的戰鬥力和更多的機會,水的功勞簿上,又添上一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