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理學家程顥、程頤兩兄弟,小時候,他們一起拜周濂溪為師,周濂溪就是寫〈愛蓮說〉的作者。周濂溪問兩位小兄弟想學什麼?二人異口同聲地說:想學臨終免於一嘆的學問,也就是要學一套不虛此生的學問,不要讓自己在臨終時後悔。周濂溪一聽,大為讚賞,馬上交付功課,要他們兩個人去尋找孔子、顏回快樂的法門。
這段故事有兩個地方很有趣,和我們現在的教育不太一樣。首先,小孩子拜師學習的目的不一樣,你應該沒有聽過一個小孩到學校學習,會跟老師說,我要學臨終免於一嘆的學問吧!其次,是老師提供的教育內容不一樣,周濂溪沒有要他們努力念書,去追逐功名,而是要他們去尋找孔子和他的高徒顏回快樂人生的法門。
或許,我們可以藉這個故事來反省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受教育?根據我國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明訂:「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對於要學習的內容面面俱到,每一項看起來都很重要,而學習這些內容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這句話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問題,但為什麼要培養這些觀念和能力?為什麼要以成為一個「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為目的?卻沒有說明,也就是少了二程子問的那句「臨終免於一嘆的學問是什麼」的說明,因為一切要培養的內容和目的都應該是基於個人為自己人生負責而產生的,少了這個基礎,就好像每天吃一堆營養品,卻不管自己身體是否需要這些東西一樣,顯得空泛而不切實際了。
而學校教育這些年來,也很努力地推動改善教學、評量的方式,希望我們的小孩快樂學習,但是我們都心知肚明,這些努力並沒有讓我們的小孩變得比較快樂。為什麼這麼多人花這麼多力氣想要減輕小孩子的負擔,讓他們能快樂成長,卻做不到呢?關鍵還是在沒有了解快樂的本質。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他自己就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他的好學肯定不會輸給現在的學生,但為什麼孔子學得很快樂,我們的小孩卻學得不快樂呢?在《論語》第一篇〈學而〉,第一段話就給了我們答案。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有了心得,常常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來實踐,這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有朋友來跟我切磋,我更開心了。學習是為我自己,不是為別人,所以別人不了解我,不會影響我的快樂。這段話放在《論語》的第一篇,用意深遠。首先,點出快樂的來源是因為我學習有了心得,不是記一堆應付考試的知識。其次,同學的意義是相互切磋,不是相互比較,相互忌妒。最後一點更重要,就是我們不是為別人的期望而學習,此生是我的,我不需要別人來評價。有了這三點,就能走向正確的學習道路,自然能不斷體會,不斷突破,讓自己的生命越來越豐富,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而快樂,自然能臨終免於一嘆了。
人生短暫,我們為何而活?為何學習?我們習慣性地接受別人的觀念,卻忽略自己的需求,所以學得再多、再好,都只是身外之物,跟自己的生命毫不相干。或許,懂得像二程子這樣的詢問,懂得像孔子這樣的學習,我們就可以找到不虛此生的生活方式,而長期以來小孩不快樂學習的問題,也一併解套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