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跟音樂家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彈了十天,老師叫他換新曲子,他說我的技巧還不純熟,不換。過一陣子,技巧純熟了,老師要他換新曲子,但他還是不換,理由是還沒有體會到這首曲子的思想和情感。又過了一段時間,已經了解了曲子的思想情感了,但孔子卻仍不換新曲子。老師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想了解創作這首曲子的為人,老師同意他繼續探索。過了一陣子,孔子突然若有所悟,表情很嚴肅,但可以看出他的內心很愉悅,眼神也透露出高遠的志向,他對老師說:「我已經體會出作曲者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他是一個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有神的人,應該是一個統治天下的君王,除了周文王又有誰能夠如此呢!」師襄子聽了,非常佩服孔子,恭敬地離開位置,向孔子行了禮,說:「我以前的老師就曾經跟我說過,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呀!」
孔子學琴,不求快,不斷深入探索,老師也尊重他的學習方式,直到完全了解一首曲子的創作技巧、思想情感,和作者的創作理念之後,他才願意善罷甘休。這種深度的學習方式,讓孔子得到很大的樂趣。他說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道理在此。
我當朱銘美術館館長期間,大家最常問我的問題就是:「如何欣賞藝術品?」我也常常從孔子學琴的這三個層次,帶領遊客深度了解一件作品。
以朱銘〈牛車〉這件作品為例,這件作品從技巧來看,整件作品一體成形,重視神韻的傳達,不重精細的雕琢,刀法俐落,栩栩如生,只看技巧,就能看到朱銘創作的功力。
再深一層從這件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來看,因為牛車裝載的木頭太重,又碰到斜坡,牛已力不從心,跪了下來,所以農夫從牛車上下來幫忙推,表現出農夫與牛同心協力面對困難的意象。這件作品的發表剛好碰上台灣面臨外交的困境,就被拿來象徵台灣面臨的處境,希望大家能同心協力,共度難關,所以這件作品後來就改叫作〈同心協力〉了。有了這個層次的理解,這件作品的涵義就更豐富了。
如果再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創作理念,原來朱銘會創作這件作品是來自於小時候的經驗,他小時候看到農人常常會拼命的裝載貨物,卻沒顧慮到牛能不能負荷,但牛是忠心的動物,拉不動還是會拼命拉,甚至跪了下來拉,有時候因為用力過大,屎尿都會一起拉出來了。但農夫怕牛車從斜坡滾下來,發生危險,所以拼命的鞭打牛背,朱銘看到這個景象,很同情這頭牛,心裡想著農夫為什麼不下來幫忙?一起推不是更有力嗎?所以當他長大成為雕刻家,有能力創作時,他拿起雕刻刀,把農夫拉下牛車,一起幫忙,這件作品就這樣完成了。理解到這個層次,作品的價值已跟我們的生命價值結合為一體了,這件作品之所以能作為穩定臺灣風雨飄搖的象徵,沒有作者這種悲憫的情懷是做不到的。
深度學習,讓我們了解創作者的用心,讓我們發覺宇宙萬物的奧祕,也讓我們可以和所學習的對象融為一體,感受到主客合一的樂趣。這是學習的祕訣,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