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讀小學的女兒喜歡捏黏土,最開心的是在一些重要節日,捏來送給喜歡的人。有一天,鋼琴老師鼓勵她說,如果你彈鋼琴能像捏黏土一樣有耐心就好了。她看著老師,輕輕地說,我捏黏土不需要有耐心耶!
這位可愛的小朋友不經意的說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學習原理,但這一點卻是常被大人忽略。在小孩子的學習過程當中,大人習慣教育小孩子要努力用功、要專注、要不怕困難、要勇敢、要有耐心……,但是卻不知道小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你根本就不需要提醒他,他就會很認真、很專注、不怕困難、很勇敢、很有耐心。所以學習的竅門是他喜不喜歡,不是不停的督促,如果我們不弄清楚這一點,硬要他們學習他不喜歡的科目,造成他們的抗拒,然後才不斷的提醒、鼓勵、督促,甚至責罰,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學習是成長的養分,但就像植物施肥一樣,不是所有的肥料都適合每一種植物,這就是差異性,差異性是與生俱來的,強求不得,所以愛因斯坦才會說:「你用爬樹來要求一條魚,魚會終生都認為自己是一個笨蛋。」這個道理不難懂,但是我們在教育下一代時,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大人往往循著社會的需求,時代的潮流,甚至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為了一份好的薪水,不顧小孩的天賦興趣,以至於產生所學的科目不是他們自己的最愛,小孩必須強迫自己去接受的現象。強迫是苦澀的,卻又不能拒絕,小孩只好找一大堆理由來說服自己。譬如,只要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就可以輕鬆了,只要找到一份好工作,薪水高,就可以過好日子了。只要……,不停的只要,都是為了逃避眼前因為勉強帶來的痛苦。最後,雖然目的可能達到了,但是內心的傷害也已造成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的鼓勵的格言,有那麼多心靈雞湯,甚至很多心理、宗教書籍的原因。
我們都是愛孩子的,我們都希望他們有競爭力,有一個幸福的未來,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真正的有競爭力,有幸福的未來,一定是能發展他們最擅長、最有興趣的項目。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最愛,才是真正的愛他們。小孩子找到自己的最愛,就像樹種在自己的土地裡,有了源頭活水,他們自然長得好。相反的,硬要從他們自己的土地移開,種到盆栽裡,就必須每天靠別人澆水,或靠天下雨。但,這種生活方式,結果可能就是一天沒澆水,或幾天沒有下雨,就會枯萎。
學習是一場探險,是無到有的過程,在還沒有找到最愛之前,需要多方嘗試,有的人怕踏出第一步,會有遲疑,這時候就要多鼓勵,但不要勉強,不要抱著先入為主的觀念,有非學不可的前提,這樣的學習就會帶來壓力。一定要讓小孩接觸之後,知道是否喜歡,再來決定是否繼續學習。而且找到一個會引導的老師很重要,只有懂的老師,才會讓學生懂,才不會誤了啟蒙的機會。至於學習的過程,隨著課程的難度,會容易碰上瓶頸,雖然是自己想要的,不會怕困難,但是環境的競爭比較,和人的惰性,有時候還是需要鼓勵、陪伴,等到他有了成功的經驗,就會增強他繼續學習的動力,慢慢的,你就可以放手讓他自己來了。
很多人會說,學習怎麼可能那麼浪漫,有些科目的學習,是生活之所需,不是小孩的興趣也需要學習啊!乍聽之下,好像也有道理,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首先我們要確定這些我們認定非學不可的科目,真的非學不可嗎?其次,假如真的是他生活之所需,我相信這肯定是生命的本能,既是本能,老天早已在他的生命中安裝好了學習軟體,只要學習的方法正確,小孩不會沒有興趣的。
找到自己的最愛,自然就會有動力,會主動學習,就容易有體會,就會有成就感,就會快樂。而且這樣的學習態度能長長久久,求知若渴,一輩子不會厭倦,不會滿足。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講這種體會。小孩子快樂學習,家長也樂得輕鬆,不用每天千叮嚀萬叮嚀,焦慮不安,陪著小孩受苦了。
0 Comments